一望无垠的金色沙漠,千姿百态的金色胡杨,水波荡漾的沙湖,络绎不绝的游人……位于沙漠边缘的和田市吉亚乡阔恰村生机勃勃,一片火热景象。
驻村伊始,新疆工程学院驻村工作队立足当地沙水相依的独特自然资源禀赋,紧紧围绕“旅游+N”发展思路,促进旅游观光、手工艺品、餐饮民宿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让沙漠变成致富增收的“金沙银沙”。
科学规划 黄沙变金沙
阔恰村全村沙化面积占全村面积的50%,有1.4万多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被周围300万平方米的沙海环抱,沙水相依,湖泊与沙海的中心,分布着一片片胡杨林,加之村庄距离和田市区约10公里,距离和田机场约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为把村里独特的自然风光转化成增收致富的动力,工作队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编制全村旅游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围绕打通旅游产业链,促进带动各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以“景区+工作队+院校专家+村民”的发展模式,邀请5名各行业专家进村细致考察,结合村里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俗特色等资源,协助景区制定实施胡杨观光带、大漠观景台、绿洲休闲园、民俗特色街、历史传承馆等“五个一”长远发展规划,着力将阔恰村打造成大漠风光的旅游名片。
资料图
工作队坚持“全村一盘棋”同步推进,利用入户走访、村民大会、党员大会等时机,广泛征求村民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100余条,统筹制定《阔恰村旅游发展规划方案》,动员全体村民签订《景区发展》倡议书,教育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家园建设。
围绕沙漠、胡杨、沙湖、草场等要素,工作队积极协助景区规划建设观光步道、骆驼环游、赛马圈场、儿童乐园、摩托越野等10多项基础游乐设施。2018年10月,大漠胡杨生态景区正式开门迎客,景区由旅游公司统一经营,开业后累计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实现人均月收入2700元。
随着景区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截至目前,景区共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累计收入1000余万元,大漠胡杨景区已经成为村民家门口脱贫增收的“聚宝盆”。
技能培训 景区就业忙
“胡杨生命力顽强,有‘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的说法。大家面前的就是阔恰村1000亩原始胡杨林……”村民阿米乃·麦麦提托合提用流利的普通话给游客介绍着景区自然风光。
阿米乃今年26岁,高中毕业的她平时靠四处打零工维持一家生活,工作队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她思想灵活,普通话较好,就鼓励她参加村里举办的导游培训班。经过培训,她已经成为大漠胡杨景区有名的导游之一,月工资3000元。
为了让村民能够更好的在景区就业,工作队针对景区岗位特点,以“院校+网络课堂+村民”的模式,依托派出单位开展观光导游、汽车驾驶、建筑施工、手工艺品、美食烹饪等12类专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村民270余人,为村民逐渐补齐就业技能上的短板弱项,让村民端牢景区就业的“金饭碗”。
“只要手艺好,黄沙里面能淘宝,只要本领高,增收致富就牢靠。”在景区经营手工艺品摊位的村民麦提玉苏普·艾比布拉感慨地说道。
目前,在工作队的帮带下,全村导游导购、汽车驾驶、手工制作、美食烹饪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75名村民获得职业证书,越来越多的村民依托一技之长吃上了“旅游饭”。
产业融合 全域旅游共致富
“玉苏普大哥,游客订的烤全羊好了,你抓紧时间给客人们送去,阿达来提骑行的骆驼准备好了没有,游客都等不及了。”每到节假日,村民麦提玉苏普·艾比布拉农家乐里座无虚席,生意火爆。
资料图
在麦提玉苏普忙碌接待游客的背后,是工作队围绕五一、十一黄金周、中秋、端午、寒暑假等重大节假日,聘请专业团队策划制作沙漠穿行、绿洲观光、胡杨探险等游玩方案,通过制作宣传短视频,网络推广页,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长期进行网络推广。
大漠绿洲风光、细致入微的服务、不断健全的游乐设施,让阔恰村渐渐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红”。工作队紧紧抓住游客“吃、住、游、玩、购”需求,申请扶贫资金131.8万元,动员20户村民在村里建设艾德莱斯绸、核桃雕刻、特色美食、精品民宿等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充分利用景区的人流量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立足长远谋发展,工作队不断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运用“龙头企业+党支部+村民”模式,引进多家企业,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延伸特色手工艺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与教育、文化、卫生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工作队入驻之初的2870元增长到现在的8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4.5万元。
“今年7月,阔恰村获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一喜讯为我们发展旅游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注入了强心剂。下一步,我们将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带领村民依靠旅游致富增收,成为富民强村的新引擎。”第一书记、工作队马江涛说道。
上一篇:你要的幸福送到家门口
下一篇:牵住“牛鼻子”走出富路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