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透视

“寻方问诊”理思路 “对症下药”解民忧

时间:2020-09-12 作者:佚名 来源: 昆仑网

  走进阜康市城关镇头工中心村,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凉亭、壁画映入眼帘,红顶白墙的二层小楼错落有致,农家小院不时传出孩子们阵阵欢声笑语……一派祥和幸福的景象。

  

  

  阜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驻村工作队聚焦总目标,围绕“1+2+5”重点任务,建强基层组织、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就业技能,拓宽致富道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点对点把脉强基体

  

  

  “要想解决村党支部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必须建立务实管用的机制,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向心力。”驻村伊始,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郑国栋一语中的,明确了工作队建强基层组织的思路。

  

  

  十指再强,不如拳头有力。为充分发挥村“两委”示范带动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让村党支部握指成拳,更好服务群众,工作队本着“学习共同组织、问题共同研究、工作共同开展、困难共同解决”的思路,推行“1+1+N”联系帮带法,由工作队员联系帮带村干部,村干部联系帮带党员、党员联系帮带群众,全面开展政策宣讲、发展党员、乡风文明、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全村自上而下形成工作队员、村干部带头做表率,党员当先锋的良好氛围。

  

  

  村妇女主任黄素容缺少处理矛盾纠纷方法,工作队员何彩枫发挥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带着黄素容一起入户走访、一起处理矛盾纠纷、一起组织节庆活动。半年的联系帮带,黄素容成了村里的“巧媳妇”,谁家有矛盾,都爱找她调解,保准“干戈化玉帛”。她也因为踏实肯干、精通业务,负责的工作多次受到镇党委表扬。

  

  

  “1+1+N”联系帮带法推行以来,共召开联席会28场次,走访村民1000余户次,解决困难诉求28件。村干部党性强了、作风正了,在群众心中的威信高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向党组织靠拢,今年19人向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党支部成了村民的“主心骨”。

  

  

  面对面问诊去顽疾

  

  

  “做好群众工作没有捷径,必须实而又实。”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全体工作队员始终坚持着这样的工作要求。

  

  

  驻村伊始,工作队了解到,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旧,村民农田灌溉困难,农作物产量逐年下降,成了制约头工中心村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顽疾。

  

  

  

  资料图

  

  

  工作队多方协调跑办,申请75万元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邀请水利局专业技术人员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重新规划,组织施工队抢抓工期施工,并对4眼农用机电井低压管道进行并网提升改造,统一调配全村水资源,彻底解决了200余户村民农田灌溉难题。

  

  

  “工作队给我们改善水利设施,大家都拍手叫好。我家地里的西红柿喝足了水,个个圆润饱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村民龙军高兴地说。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队始终把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诉求作为重点来抓。头工中心村每年谷物种植面积3000余亩,却一直没有晾晒场。每到秋收季节,村民们将公路当成晾晒场,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安全隐患突出。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稻香片区划出空地,修建占地2700平方米的晒谷场,晒谷场一头连着通村公路,一头是农田机耕路,极大方便了种植户。

  

  

  村民张艳娥说:“有了晒谷场,晾晒农作物方便多了,没人再到公路上晾晒了,村民安全有了保障。我家40亩地的葫芦籽,晾在晒谷场,两天就晒干了,省时又省力,这多亏了工作队啊!”

  

  

  手把手授技开良方

  

  

  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在身。头工中心村是城郊村,富余劳动力多,大都没有一技之长。针对这一情况,工作队通过开办技能培训班、联系就业岗位等,引导鼓励村民创业、外出务工增收。

  

  

  工作队邀请州、市农业技术专家进村开展种植养殖技术专题培训,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同时,依托阜康市职业技术学院、农牧民夜校、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开展庭院经济、面点制作、理发、保安等实用技能培训班20余场次,培训村民1000余人次,让富余劳动力每人至少掌握一门就业技能。今年以来,培训带动就业210人,15名村民自主创业,80余名村民取得电焊、保安员、保洁员、叉车等技能上岗证书。

  

  

  

  资料图

  

  

  “经过培训,我学会了理发,在村里开了一家理发店,丈夫在自来水公司当了保安,我俩每月收入6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李慧涛高兴地说。

  

  

  为帮助村民就业,工作队还积极联系周边企业,给村民提供绿化养护、绿化施工、卫生保洁等就业岗位68个。村民牛早霞经过3个月技术培训,拿到了化验员资格证,成了本市化工企业的一名化验员。说起现在的生活,牛早霞激动地说:“多亏了工作队,推荐我学技术还给我介绍工作,让我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工作,月收入4000余元。”

  

  

  一枝一叶总关情,不忘初心只为民。如今的头工中心村,处处村美、人和、业兴、民富。工作队扎根基层,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向党组织和村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原文链接:http://www.xjkunlun.cn/fmqhmsjmxzt/fhjzx/77128.htm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