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源县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年自治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在总结本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要求,探索实施“目标式、动态式、关爱式、帮扶式”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实现环环相扣的闭环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动态式管理,服务流动党员“最后一公里”。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流动党员外出、回家报告、定期汇报思想动态及跟踪联系等制度,完善流动党员工作台帐,促进流动党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实行流入流出党组织双向化告知,做到流入流出党员同步化管理,实现党员离家不离组织,离家不脱教育管理的目的。利用重大节日流动党员返乡契机,开展集中培训学习,内容涉及党的基本知识、外出务工人员权益保护基本知识、流动党员管理规定等,强化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关爱式管理,搭建困难党员“避风港”。为解决困难党员在思想、生活上无后顾之忧,每年从党费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关爱困难党员经费,在党员“双生日”、患大病、因灾受损等情况下进行支取,在“七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送去党组织温暖和关怀,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党员实际问题。目前,启用专项资金12.8万元,走访慰问356名党员。同时,采取送学上门、结对帮教、流动宣讲等方式,将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困难党员、老党员,确保党员教育管理“不漏户、不漏人、不掉队”,增强困难党员的归属感。截止目前,开展送学上门活动100余次,为全县400余名离退休老党员送去红色书籍;开展流动宣讲200余场次,为全县2000余名农牧民党员传达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切实增强了党员对组织认同感、依赖感。
结对式管理,栽下引才育才爱才“梧桐树”。建立完善党政领导结对联系人才制度,采取不定期走访联系、定期召开座谈会和联谊会等方式,督促党政领导和党员人才每年联系不少于4次。通过结对联系,及时了解掌握联系对象的工作、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尽力帮助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听取联系对象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重要政策措施制定实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起到参谋助手作用。截止目前,解决引进人才编制46人,住房36套,子女入学问题3人,让人才“心有所安、住有所居”,解决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