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笔中的木炭条因烧制方式不同,在软硬、浓度、粗细上存在着较大区别。在绘画时,作画者往往会根据想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炭笔种类,以呈现出不同的画面质感和丰富的层次变化。面对近期严峻的防汛形势,组工干部不但要率先垂范、发挥好“主心骨”作用,还要注意工作方法,用好手中“炭笔”,掌握好不同“炭笔”的特质,合众“炭笔”之所长,绘好防汛救灾的“素描画”。
以“炭笔”之“硬”铸就防汛救灾“组工魂”。“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既是对防汛设施的考验,更是对党员干部应急能力、责任担当的考验。因此,组工干部既要当动员党员参与防汛救灾工作的组织者,也要当一线战斗的践行者,像“硬炭笔”一般有硬度、有力度。组工干部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一名组工干部可以起到动员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组工干部出现在一线,才能让党员定心,让群众放安心,更容易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把各种社会力量充分集聚起来,构筑起防汛救灾的坚固防线。因此,组工干部应当仁不让地当好“领头雁”,全力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铸就防汛抗洪“组工魂”。
以“炭笔”之“软”树立防汛救灾“风向标”。古语有云:“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组工干部是党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的通讯员,是党的命令的执行者。组工干部要敢于发挥、善于发挥思想引导、政治建设职责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党建引领、齐心攻坚的良好氛围。要更多在防汛救灾一线发现和选树典型,弘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要更多发掘基层党员的防汛救灾事迹,竖起党建引领防汛救灾工作的旗帜;要更多关注普通人的防汛救灾故事,发挥好榜样力量,凝聚起防汛救灾的磅礴力量。
以“炭笔”之“钝”磨砺防汛救灾“好干部”。“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防汛救灾一线,既是锻炼干部的“磨刀石”,也是考察检验干部的“试金石”。组工干部本身就有知事识人之责,越是在这个时候,组工干部越是要有“炭笔”的“钝感”,沉下心来,要深入一线,将干部在防汛救灾中的“战时表现”和日常工作的“平时表现”相结合,与群众口碑相结合,像“裁判员”一样,该亮“黄牌”的亮“黄牌”,该亮“红牌”的亮“红牌”,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得实惠,为防疫战场营造良好的干部工作氛围。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当前,“疫考”未结,“汛考”加试,肩上责任更大、压力更重。组工干部要要善于用好手中“炭笔”,既有“绕指柔情”、也有“斗争血性”,既有“干事胆气”、也有“才干筋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筑牢防汛抢险救灾人民防线,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这场硬仗。
上一篇:“一竿子”插到底战洪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