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靖西市紧紧围绕“三种一养”特色产业布局,在产业模式上做加法,在资金缺口上做减法,在示范带动上做乘法,在防范风险上做除法,算好强村富民经济账。今年8月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200万元,全部村(社区)提前一个月集体经济收入达标。
在产业模式上做加法,打牢发展基础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靖西市同德乡意江村百香果产业示范园里,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路两边堆满了一框框新鲜的百香果,等待老板来收购。
“今年百香果产业示范园产果40万斤,比去年增产 18万斤,扣除成本,光是这一项就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6.3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梁国繁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意江村是靖西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村大力发展百香果、烤烟等多种产业,截至8月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8.5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元。
产业是集体经济的核心支撑,是群众脱贫的最大底气。靖西市注重培育多样化的产业模式,2016年以来,整合各类资金2.25亿元,共实施了近400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形成了产业带动、资产租赁、劳务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些投入,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约2000万元。投入340万元,让108个村组织开展烤烟产业协调服务,共创收359.3万元;投入4490.37万元,为44个村建设蚕房,共创收220 万元;投入9132.17 万元建设18 个猪舍,覆盖153 个贫困村,共创收765 万元。此外,光伏发电项目收入10万元,铺面出租收入170万元,与企业合股经营收入86万元……一个个产业、一个个项目转变为收入,让全市村集体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
“近年来,靖西市以产业为基础,发展多种增收项目,各村已从简单的‘输血’转变为自我‘造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越来越扎实。”靖西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明鉴说。
在资金缺口上做减法,破除发展瓶颈
一直以来,由于政策和资金都向贫困村倾斜,非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靖西市坚持问题导向,以每个非贫困村30万元以上的标准进行产业扶持,并通过推行“内置金融”、建设铺面等方式,破除非贫困村的发展瓶颈。
“我们村的‘念巴部落’农家乐,去年在资金互助社贷款30万元,用于扩大经营规模,现在可以接纳游客近万人。村集体也可以从中获得收入。”湖润镇新灵村党支部书记李开方说。
在湖润镇新灵村等17个行政村,探索成立村级内置金融互助社,由村集体和群众出资成立“资金池”,为本村产业发展提供贷款,村集体和参与群众都可以获得利息收益。这是靖西市为非贫困村资金压力“减负”的创新一招。
一直以来,中山社区属于集体经济“薄弱村”,曾一度处于“空壳化”状态。2018年以来,该社区抓住城市建设和市里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机遇,投入80万元建成一栋有7间临街铺面的楼房,投入120万元建成一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的社区幼儿园大楼,并全部用于出租。
“铺面收入15.5万元,幼儿园场地出租15万元,今年我们的集体经济预计会有30.5万元。”算起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社区党组织书记陈炳直底气十足。
门面收入是靖西市破除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的又一招。今年以来,靖西市将全市50间机关企事业单位门面,委托47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共增收126.09万元。同时,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闲置旧校舍、五保村226间,并用于出租,为村集体增收45.5万元。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139个非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都达5万元以上,没有一个“掉队”。
在示范带动上做乘法,倍增发展效应
靖西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龙头带动、利益联结”的工作标准,狠抓产业示范园创建。
武平镇多纳村成立了多纳民利水果种植合作社和合作社党支部,采取“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抱团”模式,建成纳百春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支部每名党员负责联系3名社员、6名周边群众,辐射带动338户群众发展水果产业2665亩,为周边群众提供劳务岗位300多个。
“今年我自己种果卖了30万元,我联系的5户群众种果也有了收入,有了示范基地这个平台,大家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都很高。”合作社社员谭如泼说。
多纳村党支部书记班欣朝说:“今年我们村获得集体经济收入8.9万元,钱虽然不多,但是给全村带来的发展效应却是成倍提升的。村里有了钱,办事也更有底气了。”村里的变化他最清楚,示范基地打开了群众在家门口务工赚钱、发展庭院经济的“双增收”通道,人留下,村“活”了。
今年以来,靖西市以换证赋码、“三资”登记、“三变”改革等工作为契机,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强化示范园区建设,成功创建了禄峒镇大金村万头母猪繁育基地、龙临念浩养殖小区等11个示范园区。
为增强示范带动效应,靖西市选点打造以“化峒镇沃柑基地—岳圩镇桑蚕产业带—湖润镇新灵村内置金融”等为南线,以“武平镇凌爱村‘玉木耳’食用菌—渠洋镇怀书村花卉种植—魁圩乡康和村大蚕房”等为北线的产业带,形成“点串成带,带连成面”的示范效应,就地解决了2420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208个村集体增收。同时,打造出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其中10万元以上有66个村,20万元以上有5个村,50万元以上有1个村。
在防范风险上做除法,确保持续发展
靖西市先后出台《靖西市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2018年—2020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行动计划》《靖西市脱贫攻坚十条措施》等系列文件,从产业谋划布局、实施目标、政策扶持和激励担当等方面进行指导和规范,在顶层设计上防范发展风险,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针对村干部账务知识缺乏,农村财务混乱等问题,靖西市每年对镇村两级会计进行一次全面轮训,并出台《靖西市村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在全部村(社区)推行财务会计代理和备案制度;同时,每个村都制定了具体的收益分配办法,从源头上规范了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的管理。
“市里面出台了收益分配办法,我们村也参照执行,用到哪些地方,哪些不能乱用,都很清楚,不然没有方向老是担惊受怕。”安德镇三西村党支部书记许朝冲说。
同时,靖西市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强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着力提高村内党员和群众参与村级资金管理监督参与度,有效杜绝了村“两委”负责人“一言堂”和乱决策。
“按照市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抓手三结合’的工作思路,村一级、村干部、群众都应该享受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福利,但如何分配使用,必须经过村民集体同意。”壬庄乡把择村党支部书记杨朝学说。经民主决策,把择村将村级集体经济部分收入进行再投入,部分收入投入建设村级公益项目,部分收入给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发“村集体红包”,部分收入作为村组干部绩效奖励。
靖西市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承包经营合同清理规范工作,对价款或报酬不合理的合同,进行了修订、完善或重新发包。2018年以来,全市清理规范各类合同22份,有力促进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增收致富。村级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上一篇:一名退伍军人的新战场
下一篇:毛南族,不再“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