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资讯

云浮郁南:打造四条示范带 构建“百花齐放”新格局

时间: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广东组织工作

  近年来,郁南县围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辐射全县”的思路,在精心培育党建示范点的基础上,以点促面打造四条党味浓厚、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党建示范带,着力构建从“点上开花”到“百花齐放”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示范引领全县各领域基层党建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微信图片_20200804143320.jpg

郁南(桂河)革命纪念馆

  一、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带

  “三红”联动 激活先锋力量

  充分盘活平台镇妙门村(郁南县党组织早期革命主要活动地)、河口镇河口寨村(省级红色村)、桂圩镇龙岗自然村(四一八武装起义发源地)等红色村资源,结合实施“三红”工程,串联起大地七堡义勇祠、中共三罗边区(郁南河口)交通总站革命纪念馆、中共庚戌中学支部旧址、桂河革命纪念馆、李镇靖故居等“红色地标”,融入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带。

  建强红色阵地。投入一千多万修缮保护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精心打造党建主题公园、初心驿站、纪念亭及革命历史宣传墙廊等一系列集瞻仰史迹、缅怀先烈、现场教学于一体的红色阵地,为革命历史展示和红色基因传承提供良好载体。

  讲好红色故事。选拔培养50多名干部打造成一支高素质政务导游队伍,结合当地特有红色资源,以鲜活、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向广大游客讲述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和革命英雄事迹,为郁南擦亮“红色名片”。

  传承红色基因。郁南县精心制作《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短片和《桂河之春》大型革命历史舞台剧,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时代光芒;充分利用40多处革命遗址和设施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全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为郁南绿色崛起注入“红色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804144745.jpg

河口寨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中的“初心驿站”

  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示范带

  党建赋能 铸就发展引擎

  沿线重点打造平台镇平台村、桂圩镇桂圩村、建城镇便民村、千官镇古罗村及通门镇玉堂村5个村为示范村,构筑党建引领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格局,以“一带”促“全盘”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平台村依托温氏种养小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以“产业党小组+温氏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模式,结合采用“农光互补,种养结合”形式(即在养殖小区鸡舍棚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区内种植经济苗木,实行立体生产),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不到5000元增加到如今的10万多元。

  桂圩村立足本地“红色、古色、绿色”三色资源,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模式,大力推行“党建+三变+产业+旅游”发展路径,促进村民持续增收,有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便民村坚持将“堡垒”建在产业链上,搭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链条,目前种植无核黄皮5000余亩,无核黄皮成为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黄金果”。

  古罗村大力发展小辣椒种植产业,形成“支部引领、帮扶单位协同、公司服务、党员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全村整个项目基地共种植辣椒64亩,带动了31名贫困户参加种植,亩产预计达2000-2500斤。目前古罗村的68户、179名贫困户已经实现全部脱贫。

微信图片_20200804143754.jpg

桂圩镇桂圩村打造红色古色绿色“三色”美丽乡村

  三、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带

  党群合力 共绘美丽乡村

  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契机,选取通门镇百贤村、宝珠镇庞寨村、东坝镇粗石村、桂圩镇新塘村、千官镇金版村、宋桂镇卫东自然村这6个整治成效显著的村为示范村,以区域效应协同提质,连片打造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带,加快推进县域乡村美丽“蝶变”。

  百贤村通过党委发动、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走出一条党组织搭舞台、党员挑大梁、群众唱主角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通门模式”。

  庞寨村推行“党支部+党小组+网格员+农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模式,落实由党支部包村、党小组包点、网格党员包户的网格保洁责任,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粗石村推广实施“1+10+100”工作法(即1个党员干部带领10个农村党员,动员100个群众参与),同时建立“督导+评比+奖惩”长效管护机制,结合“党员积分制”等机制,将整治工作转化为日常治理。

  通过村与村传帮带、镇与镇齐联动,截至去年12月底,郁南县1325条自然村已100%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804144516.jpg

通门镇百贤村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四、乡村治理示范带

  支部领航 深化三治融合

  按照“阵地规范、特色明显、设施齐全”标准,遴选都城镇的城东社区、富窝村,桂圩镇龙岗自然村,宝珠镇安宁、早禾自然村,宋桂镇卫东自然村,东坝镇玉兰自然村共7个点为示范点,率先推行“支部领航、阳光治理”基层治理模式,规划打造为乡村治理示范带。

  巩固“一核”夯自治。推动支部建在“三个一线”(村组、小区、合作社),加强5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一级党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小微权力清单,同时以党委为统揽,建立10+N制度(“10”:即行政村党组织建立10项党领导一切工作的规章制度,“N”即: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建立若干项规章制度)。

  实施“两化”强法治。在深化“一组两化”党建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联络员”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综治、党建、治安监控三类网格,形成全县基层治理“一张网”。同时加快与综治信息系统联网、共享和深度融合,发挥驻村法律顾问作用,完善人民调解机制,推动农村社会形成法治良序。

  延伸“三到”促德治。延伸“三到”(村、社区到组—组到户—户到人)党建服务触角,推动党建管理服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如宝珠镇引导全镇387名党员直接联系群众3276户,其中安宁、早禾自然村构建“党组织+党小组+党员+群众”联系服务链条,设立党员示范岗2个,探索创建“党员责任田”3个,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积极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微信图片_20200804144607.jpg

宝珠镇厐寨村安宁自然村落实“一核两化三到”模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


原文链接:https://www.gdzz.gov.cn/dyjy/sfpx/content/post_7816.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