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7日从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确保防控生产“两不误”,广州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多个区运用“人防+技防”等综合举措增强基层免“疫”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广州市海珠区,中大纺织商圈是全国知名的布品纺织品专业批发市场,附近聚集的湖北籍来穗务工人员约5.2万人。重点疫情地区返穗人员的返程高峰,给广州带来巨大的防控压力。
“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做各个商会和龙头企业的思想工作,对商圈59个专业批发市场实施推迟开市,并劝导相关人员暂缓返回,对整个市场实施严格管控,目前整个中大纺织商圈疫情可控。”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孙伟说。
发布会现场。新华网记者 卢鉴 摄
目前,中大纺织商圈处于“不限期延迟开市”的状态中。为了帮助包括商圈在内的企业渡过难关,海珠区制定“惠企10条”措施,在为企业减租降费减负的基础上,计划投入财政资金超过5000万元,探索推出“抗疫贷”等信贷产品,努力为企业资金周转注入“活水”, 解决燃眉之急。
孙伟说,未来,海珠区还将进一步提升中大纺织商圈的规划定位,推动整个纺织产业向定制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强化商圈科技孵化、创意研发等功能,努力把中大纺织商圈打造成为海珠的时尚之都。
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精准防控正成为广州白云区的新探索。作为广州外来务工人员最多的区域,白云区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把确诊病例等人员和相关接触者活动轨迹数据“管”起来。
白云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潘志军介绍,白云区来穗人员约有250万人,通过“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手段,我们构建起精准的立体化疫情防控体系,依托“平安白云”系统搭建区防疫信息化管理平台,白云区对穗康小程序等12种渠道来源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融合比对,实现疫情管控链条全覆盖。
白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王晓杰接受采访。新华网 记者 卢鉴 摄
数据来源越丰富,防控的精准度就越高。白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王晓杰在接受采访时说:“‘平安白云’平台整合了门禁、物流,盘查、办案、卫计、教育、税务等147类的基础数据,在这一次在防疫工作中,我们对粤省事、穗康以及镇街入户等12类的数据源进行了一个整合,形成了全区重点人员的大数据。”据悉,白云区已完成58万余条数据筛选整合。
既要“外防”,也要“内控”。记者了解到,社区一线主动排查病例已成为广州增强城市毛细血管“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如何降低排查中的传染风险,降低基层工作人员负担,这已成为公众关切的话题。
在广州市越秀区,该区通过打造大数据管理平台提升了疫情防控的效能。越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郭环介绍说,越秀区通过统筹打造“越康”平台,减少基层社区工作者与疫区高度关联的人群面对面接触的风险。目前“越康”大数据平台对全区居民建档率近100%。此外,为助力企业复工,越秀区还打造了“越企康”,截至2月11日,“越企康”累计填报企业15435家。
会议由广州市委外宣办副主任龚艳华主持。荔湾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隽、天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龚伟河出席了发布会并就热点问题与媒体进行了交流。
下一篇:广东各地市战“疫”进行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