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蓝色”光伏板铺就“金色”致富路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全力帮扶会泽
田坝光伏电站
电站工作人员带领群众在光伏板下发展种植业
会泽,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地处云贵交界的乌蒙山片区,全县常住人口106.8万人。由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缺少支柱型经济,山地种植普遍成效不高,农耕经济发展受限,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随着山川大地被一抹“蓝色”涂就,群山绵延之间的脱贫攻坚战正在变得生动立体,荒山、贫瘠等标签,正在被一一撕下。
这抹亮眼的“蓝色”,就是山地农光互补发电项目。
那抹“蓝色”,让百姓住进了新房
今年,会泽县田坝乡尹武村村民曾迎春,把自家居住的土房子改建成了小平房,一家人欢天喜地地乔迁新居,新家宽敞明亮、前后通透,居住条件和安全性比土房好了许多。
曾迎春把搬新家的功劳归集给了自家田间地头的那抹“蓝色”。
“那个项目落地在了我们村,我家的土地被租用了10来亩,这让我在电站运营期有近10万元的租金,这笔钱,我就用来换了房子。”曾迎春喜滋滋地说。
曾迎春家并非个例,在他所在的尹武村,共有4个村小组的村民因为这漫山遍野的1050亩光伏板,生活发生了巨变。
过去,这里处处是荒山或不易耕种的土地。光照太强,雨水又少,农民们撒在田间的种子,大多都长不出苗来。
“即便是发了小苗苗,也常常是被这灼人的太阳光晒死,加上肥料、农药成本,我家一年的种地收入还不够半年吃,也没有其他收入。”曾迎春说,这几年,由于常年在日头下劳作,身体已大不如前,大病常犯,小病不断,家里负担也因此越来越重。
2018年开始,这里的情况开始发生转变。荒山之上,一块块蓝色的光伏板连绵成势,这是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会泽新能源公司在会泽推进山地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带来的转变。
“我现在帮着电站清洗光伏板、除草,每天可以挣200元的工资,下班就能领到现钱。”曾迎春喜滋滋地讲起了他的新营生。
电站邀请了专家对当地老百姓进行了作业培训,如何清洗光伏板?如何在光伏板下使用割草机?进入场区作业时怎样确保安全?这些都成为村民争先学习的劳动技能,因为只有学通、学透,并通过电站的现场实操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进入场区内工作。
从立项、建设、投产、全容量发电及后期服务,企业为村民提供挣钱法子、创造就业路子,村民帮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劳力支持,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会泽新能源公司就这样与村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互帮互助,其乐融融。
人改变了环境,环境又反过来改变了人。
2017年以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还是一个以传统火力发电为主的央企,火电装机占到了整个装机容量的八成,但由于近几年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火电量价齐降,全国范围内的火电厂都经营困难,部分亏损严重。
作为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国家电投响亮提出,到2035年要建设成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号召,踏上了转型发展之路,大力拓展新能源,以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自2015年入滇以来,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云南省脱贫攻坚工作,主动作为,致力于贫困地区新能源发展。
“截至2019年3月,公司已在云南建成投运3个扶贫光伏电站、1个农光互补电站,总装机12万千瓦。项目总投资7.3亿元,建设期为当地上缴建安利税6570万元,带动当地劳动力1000余人就业;运营期每年为当地上缴利税1590万元。”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会泽新能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耿直介绍,“这在云南省集中式扶贫光伏发电项目的装机容量中占比25%。”
截至7月30日,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会泽新能源公司共向会泽县脱贫投入1608万元,这其中,除了修建电站实现产业扶贫外,还依托电站建设,有不少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我们在迤车镇石板沟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处,投入资金150万元,为石板沟村新建乡村公路3.5公里,解决石板沟村100余户村民出行难题。”耿直说。
扶贫光伏电站投运后,每年帮扶当地38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3000元,20年将惠及20多万人次,共计投入帮扶资金2.28亿元。电站场区每年除草、清洗光伏板,可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人就业,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81万元。
“这是真金白银的帮扶,为我县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再添新动力!”会泽县扶贫办副主任楚荣岗说,会泽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47.99%下降到7.67%。
上一页 1 2 下一页上一篇:7家企业上榜全省非公企业百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