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男:父亲引领我走上革命之路
全家福。
1948年,全港中学生运动会垒球掷运赛张潜和张国男(右)分别获得冠亚军。
1948年,张国男在培侨中学学生自治会女生部主任竞选时,化妆演说。
我的父亲李公朴离开我们已经74年了。回顾他在世仅44年短暂传奇的一生,每一次翻阅他爱读的书,查看他编过和写过的文章,父亲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反而越来越清晰地在我的记忆中鲜活起来。
父亲,坐过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到过革命圣地延安,为推动民主运动受过重伤。父亲牺牲以后,我们没有辜负他的教育和期望。母亲张曼筠带着我们去上海、香港等地,继续开展民主运动,我和弟弟都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48年,我随全家赴华北解放区,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然父亲和我在一起的日子有限,但留给我的印象,却极为深刻,终生难忘。
在家中他是讲民主的慈父
在我和父亲相处的日子里,我亲眼看到他在社会上坚持不懈地为争取人民民主而斗争,在家里,他也同样表现出了民主作风。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父亲正在为此而极端苦痛的时候,我出生了。因为正值“国家多难”之际,父亲给我这个女孩取名叫“国男”,“难”与“男”是谐音,希望我像男儿一样将来为国效命。
1933年弟弟出生时,也值祖国内忧外患之时,父亲便给他取名叫“国友”,“友”是“为国担忧”的“忧”字的谐音。
当我们懂事时,父亲给我们讲了我们名字的来历,讲述了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的残暴罪行和人民亡国的苦痛,还教我们唱救亡歌曲,要我们牢牢记住国家多难,要为国分忧。
我和弟弟的名字是父亲在我们出生后起的,可是我们的姓,却是在我们入幼儿园报名前,经过一番讨论才决定的。本来,我随父姓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父亲打破旧传统,征求我们自己的意见。我表示愿意随母亲姓,弟弟表示愿意随父亲姓,父亲就尊重了我们两个小孩子的意见。
无论我们家搬到何处,当地的青年人都喜欢和父亲在一起。记得他们常常在星期六的晚上,聚集在我家,很自然地开成了一个“周末晚会”。父亲教大家唱解放区的歌曲《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生产大合唱》等,还指挥大家一起唱。父亲说,这是他最愉快的时刻,也是我们与这些青年人最幸福的时刻。今天回忆起这些场景来,我的心里依然无比温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上一篇:毛泽东论反对形式主义
下一篇:党校课堂里的一次革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