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地区风采

【我的扶贫故事】王建华:住新房 开新车 “小豹子”脱贫路上一路狂奔

时间: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云岭先锋网

  

  

  车辆沿着祥云县普淜镇子乍苴村的羊肠小道驶进稗子田自然村,还没到王建华家,远远就能看到家门外的车棚下停着一辆白色轿车,新房外墙上“不甘贫困 奋力脱贫”的红色标语格外显眼,好像正给过路人诉说着一段奋斗的故事。

  “王建华这小伙子挺争气,不仅住上了新居,组建了家庭,还开上了小汽车,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啊。”子乍苴村党总支书记李中益说起王建华家的变化,嘴角满是替他感到开心的笑容。

  子乍苴村是祥云县普淜镇的一个彝族聚居山区村,“子乍苴”彝意为“有豹子的小箐”。6年前,王建华还只有16岁,父亲早逝,母亲常年患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家里还有年迈的奶奶和10岁的妹妹需要他的照顾,四个人挤在一间破旧狭窄的土掌房里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一贫如洗。一个本该被家人疼爱、被幸福包裹的年纪,要怎么才能扛住这沉甸甸的担子啊?

  “我记得那时你还在上初中,你领着妹妹到我办公室时,你俩眼里噙着泪水,满脸都是无奈与绝望;看看现在,你长成一个小大人,建花也初中毕业了,脸上还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普淜镇党委书记杨寿忘不了兄妹俩曾经的那双泪眼,每每想起都倍感心疼,可看着现在的他们,杨书记欣慰地笑了。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王建华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支持下,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总支为他家争取到特困户住新房补助7万余元,不久后,山箐里的一栋新房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还有他家越过越好的日子。

  一直以来,王建华一家都备受全村邻里的关注,看着两兄妹和母亲的新居建成,听说要搬家,村里特意给选了个好日子,大家前来贺喜帮忙。乔迁那天,小院里铺满了松毛,摆满了酒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酒杯碰撞,祝语连连,笑声回荡整个山箐,鞭炮的火烟弥漫回旋,曾经那四处透着寒意的家顿时充满了幸福的“烟火气息”。

  客厅和卧室的门上,县、镇领导亲手写的三副对联饱含着他们对王建华一家的关爱和希望,为整个院落增添了几丝喜庆。

  “感谢党恩

  党恩浩荡精准帮扶让孤儿兄妹撑起前行之帆

  干群齐心稳固住房给贫困家庭找到温暖的家”

  “自强不息

  感党恩谢邻里铭记好心人

  立壮志树正气同心奔小康”

  “尊老爱幼

  孝敬老人感念父母养育恩

  爱护小妹不忘初心手足情”

  2016年以来,王建华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一年有一万元收入,家里还种着几亩白芸豆、玉米、绞丝瓜和核桃,空闲时附近打打零工,加上政府每月给母亲和妹妹的补贴,年收入远远超过2万元,2018年,全家顺利脱贫。后来滇中饮水工程项目征地涉及王建华家的社会耕地,他获得一笔征地补助,加上自己平时积攒和拼凑的一点钱,他买了一辆汽车,只为了能给家人更方便的生活。  

  

  “妈妈身体一直不好,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护士,想让家人健健康康。”今年初中毕业的妹妹王建花一脸腼腆,但说到自己今后想读护理专业时,话语里满是坚定,她很确信,知识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我家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全靠党的政策好,村里的爷爷都说我家以前那生活要是在解放前都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过下去,十年前做梦也不敢想我家能有如现在这般的好日子。”王建华不善表达,但他知党恩,更懂感恩。

  当年那个瘦弱的王建华,如今褪去了同龄人的稚气,身着西装,精气神十足,全然一副大人模样,22岁的他已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豹”象征着力量、坚强和毅力,这只山箐里的“小豹子”正在通往幸福的生活路上全力狂奔。

  通讯员 戴宜君 杨思伟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0/8/26/335708.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