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宾川县宾居镇北部石马后山脚下的石马坪村,依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柑橘产业,一枚枚“金果果”撑起群众致富路,群众收入大幅提升,群众生活、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人们眼中的“小康村”。
一早,记者驱车来到宾居镇石马坪村,只见村子里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矗立在山脚下,道路干净整洁,老人们坐在村口大树下闲聊,俨然一幅和谐宜居的乡村画面。
原石马坪村小组长季正杰介绍说,十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为坡地种植收入,但靠雨水吃饭,雨水落地后种玉米,总体来讲经济收入比较差。
季正杰说,对于石马坪村的群众来说,村后的600亩坡地是群众的致富源,如何有效利用实现增收致富呢?说一千、道一万,靠发展产业。1998年,通过多方考量,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将山后的坡地改为了梯田,改后承包给群众发展柑橘产业。
产业结构有了新变化,小组群众的收入也逐步增加,当地群众你看我我看你,纷纷加入到柑橘种植中来。如今,一枚枚“金果果”产值高,效益好,柑橘产业成了石马坪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引导群众培育新型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控,不断为群众增收致富铺路搭桥,群众腰包鼓了起来,与前些年相比,群众收入翻了几十倍,201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石马坪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康村”。
季正杰介绍:“通过党员带动群众,每名党员挂10户,带动发展柑橘种植,经过新品种换代、技术指导后效益逐步好了起来,大家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如今的石马坪村,有农户348户14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18人 ,群众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了质的改观和飞跃,物质充裕,精神富足,幢幢新楼相继建盖起来,村里70%的群众还买了小轿车,幸福感爆棚。
石马坪村村民施林娟说:“种植柑橘一年有10到20万收入,生活状况跟以前相比天差地别,盖了房子买了车,在县城也买了房子,都说现在是小康生活,但我觉得已超过了小康生活。”
小康,它不仅是物质和经济的小康,也是精神和文化的小康。近年,石马坪村抓住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契机,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上共同发力,人居环境更加整洁宜居,群众生活更加舒心。
(宾川县 卢 焱 解洪宁 许秉坤/图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