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绛县强化党建引领,找准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的关键点,持续强队伍、强堡垒、聚合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提供组织保障。截至目前,新绛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规模为4297户14609人,目前已累计脱贫4257户14490人,未脱贫40户119人,5个省级贫困村全部整村脱贫退出。
选优配强,充实扶贫力量
选优配强扶贫工作力量,是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摘下“穷帽子”的关键,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干部、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
新绛县采取五项措施,不断充实扶贫力量。一是选优配强第一书记队伍。将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32名优秀干部选派到贫困村和低收入村担任第一书记,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截至目前,结对帮扶干部2850名,先后有4名第一书记受到了省委和市委、县委表彰,逐渐积聚起一股强劲的攻坚力量。二是加强驻村干部管理。针对扶贫工作作风中存在的“虚、浮、假”现象,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六项措施”,落实“五天四夜”驻村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十大行动”,在5个贫困村开展3场脱贫攻坚宣讲会,不断促进扶贫与扶智、扶志深度融合。在保持驻村干部原则上不轮换的前提下,对5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成员和第一书记的身份进行了核实,对个别工勤编人员及时进行了调整更换,并对新选派人员进行了政策业务培训,做好工作交接,确保驻村帮扶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三是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对245名农村干部、后备干部进行“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等素质能力提升,为下一届换届储备力量。同时,出台《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实施办法》,选派23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四是加大人文关怀力度。县委组织部列支1万多元的经费,于2020年春节前夕,对5个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和27个低收入村第一书记进行了走访慰问,进一步激发驻村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热情。
夯实基础,建强红色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建强村党支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新绛县通过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贫困村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筑牢决战完胜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一是注重能力提升。先后组织全县农村党组织书记参加“领头雁”、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万人计划”、脱贫攻坚专题集中培训、主题教育党组织书记轮训等。3月份,以电视电话会议、观看录像等形式,开展了两轮扶贫专题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县扶贫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开展“两评一考”。全县210个农村党组织完成2019年度设岗定责和公开承诺,7773名党员共确定岗位7864个,承诺事项8627件,完成8627件,完成率100%。三是推行“五诺五评”。创新“五诺五评”工作制度,全县210个农村党组织2019年度承诺事项1913件,全部兑现完成,兑诺率达100%。四是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根据“4个1”措施和市委“六定一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组,制订整顿方案,组织观摩交流,多重评估综合评定。2019年完成卢家庄、下船庄、东横桥3个低收入村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五是壮大集体经济。结合选定的28个特色产业突出、带动性强的村实际,编制完成了《新绛县财政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年年底,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74个,占到82.9%;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10个,占到100%。六是保障党建经费。将党费收缴工作专项检查中清理收缴的资金用于8个年久失修的贫困村党组织活动场所修缮以及党员教育设施更新补助;按照每个村2000元的标准,从县管党费中专项列支6.4万元,支持32个贫困村和低收入村开展党员教育、“6+主题党日活动”等。今年,县委组织部划拨25万元专项经费,对5个贫困村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升级改造,党建阵地得到了改善提升。七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县委、县政府投资680万余元,对5个贫困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共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净化”项目57个,目前已完工45个。
人才助力,激活智力支持
人才,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生力军。新绛大力实施“集聚英才、助力扶贫”工程,着力发挥乡土人才、技术农民的重要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是吸引人才回归。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聚焦“产业脱贫、教育脱贫、医疗脱贫”,引进一批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文化旅游、专任教师、教育工作管理者及医疗卫生等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截至目前,吸引53名本土人才回村干事创业。二是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引导专业技术人才下沉,与运城学院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培养、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产学研”战略合作。开展中药材、桃树种植培训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三是盘活用好人才。按照直接聘用、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组织调剂的形式,优化师资结构,盘活教师管理机制,“县管校聘”教师2995人。同时,推行科技人才“县管乡用”、乡村医生“乡聘村用”,为乡村打造了一支稳得住、用得好的适宜人才队伍。
压实责任,加大督促力度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就要坚决压实政治责任,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好的脱贫攻坚路线图、任务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今年以来,为了确保扶贫取得实效,进一步压实责任,一方面我县开展县镇村“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同9个乡镇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严格落实《运城市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六项措施》的要求和“四查一考一反馈”常态化督导机制。另一方面,制订了《新绛县脱贫攻坚“交总账”及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和《新绛县脱贫攻坚督导方案》,专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脱贫攻坚督导组,全脱产对全县驻村帮扶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见到实效。截至目前,先后督查9个乡镇113个帮扶单位,约谈7个单位一把手,对发现的问题以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名义下发交办单,要求限期整改。
(作者:杨 虹 系新绛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