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是全国著名的商贸城,现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86处,“两新”组织党员1351人,其中流动党员493名,占商城党员总数的1/3。近年来,兰山区聚焦“党旗红·市场旺”党建品牌,坚持“四抓四破”工作主线,着力解决以往流动党员与商城市场关系松散、归属感不强等问题,落实与本地党员同等待遇,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变流动党员“包袱”为商城高质量发展“资源”。
抓摸排,破解底数“托不清”。依托三种方式。广泛通过报刊、广播、LED屏及宣传栏发布的《致流入党员的公开信》开展即时排查,通过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员核查登记和市场商户入驻登记进行动态排查,由商城市场党组织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排查。区分四种类型。根据流动党员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工作地点等情况,划分长期型、挂靠型、联合型、短期型四种类型,分别对应长时间在市场经营的,以毕业生和复退军人身份进入市场的,人数不足3人、所在市场距离较近的,暂时进入市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做到五个清楚。健全完善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之间定期通报制度,明确基本情况、流入时间、流入地址、从事职业、联系方式“五个清楚”,确保关系转接“不留白”。目前,共建立市场流动党员党支部15个,覆盖流动党员400余名,登记造册流动党员500余人次。
抓组建,破解管理“够不着”。健全组织体系。在流入党员经营稳定、人数较多的市场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在人数较少、距离较近的市场成立联合党组织,为各类型党员“安家落户”;出台《兰山区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建立流动党员登记、活动开展、组织关系接转等10项制度。理清隶属关系。依托商城园区建立兰山商城“两新”组织综合党委,以市场为块设置党委7个,建立市场党总支12个,以支部为聚点调整网格化市场党支部29个。突出作用发挥。评选流动党员“标兵”“模范”,引导流动党员对标先进树好形象;开展“党员经营户”评选活动,为流动党员经营户加挂标志性门牌;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为高质量发展奉献担当。今年以来开展各类评选3次;流动党员参与疫情防控232人次。
抓学习,破解教育“跟不上”。开设“党员课堂”。建立每月“固定活动日”制度,以党支部和网格党小组为单位开设“党员课堂”,选派268名党建指导员履行“领学、促学、督学”职责。开设“红色课堂”。以临沂商城党性教育基地为载体,用好沂蒙革命纪念馆、华东烈士陵园等“红色阵地”和兰田集团、华强集团等党群服务中心,近年来先后举办“红色课堂”24期。开设“流动课堂”。创办“青年创业沙龙”“党员企业家讲座”,分区域、分时间专设“流动课堂”,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老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学习对子开展“送学上门”,目前571名老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开设“空中课堂”。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辟“空中课堂”,设立“兰山先锋网”学习教育专栏,建立党员教育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每周两次推送学习资料。
抓效能,破解服务“送不到”。共建平台安好“家”。按照“资源整合、发挥实效”的原则,采取聚集地单建、商户联合组建等方式,相继建立流动党群服务中心14处,完善流动党员服务室、学习室、活动站等场所。共享待遇搭好“台”。推出“一本通”服务,使流动党员与当地党员享受同样的政治待遇。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凭本可享受就业指导、职业培训、法律咨询、权益保障、子女入学“五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流动党员的办证率达到80.1%。共育典型带好“头”。聘请全国企业管理、市场发展等方面专家教授定期与流动党员营业户开展恳谈会和共建座谈会,引导流动党员共同参与到市场管理中;开展“奉献在市场,荣誉送家乡”活动,定期向流入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寄发喜报,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促进党建引领市场发展持续繁荣。(中共临沂市兰山区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