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安丘市创新实施“鸿雁兴安”工程,对在京流动党员坚持教管并重、突出作用发挥,引导他们践行新思想、展现新作为,有效激发了流动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开展“飞雁筑巢”行动,打造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坚强堡垒。一是建强组织体系,增强流动党员“凝聚力”。今年7月份,将安丘市在京流动党员党总支调整为党委,优化设置东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昌平区等5个党支部,划分20个党小组,将全市190余名在京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议事决策、调研走访等8项制度,拨付10万元经费保障工作开展。探索建立“共驻共建”模式,海淀区党支部与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小营联合社区党支部、丰台区党支部与北京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下属党支部结成长期共建对子。二是强化教育管理,激发流动党员“内动力”。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推行“线下”“线上”主题党日模式。“线下”向流动党员发放“党建大礼包”,组织好党员学习党建书籍。“线上”依托“在京流动党员之家”微信群、“安丘党建”公众号,及时推送学习资料,组织开展好网上学习。今年6月份,开展了以“庆祝建党99周年”为主题的“网上主题党日”;疫情等级调整为三级后,组织在京流动党员参观了全国政协“光辉历程展”。三是做实党内关爱,提升流动党员“向心力”。今年以来,安丘市委组织部先后五次到在京流动党员党委调研,深入基层党支部了解流动党员疫情期间工作、生活情况。“七一”前夕,组织对在京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了走访慰问,进一步增强了在京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
开展“雁归兴安”行动,回引在京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全省人才回引试点县之一,大力开展“雁归兴安”行动,回引优秀人才回村任职、返乡创业。一是召开恳谈会。今年1月份,在北京率先召开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恳谈会,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就在京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任职提出希望,会上首批16名优秀人才达成了回引意向。二是出台“十五条”。发布《安丘市回引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五条”》,从培训、政策、资金等方面,对返乡创业、任职人员作出保障,引起安丘在京人才强烈反响。依托在京流动党员党委设立人才联络员,建立270余人的在京人才信息库。三是开发小程序。开发运用“雁归兴安”信息服务系统,依托微信实时接收回村任职、返乡创业申请信息,实现了人才回引“一键直通”。目前已有47名在京优秀人才填报信息,其中回引12名优秀人才回村任职、返乡创业。
开展“群雁反哺”行动,引导在京流动党员服务两地发展。把推进“党建+服务”作为在京流动党员党委党建工作重点项目,搭建平台让流动党员“顾家”。一是为双招双引“牵线做媒”。发挥在京流动党员资源优势,加强与北京名企名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对接,当好宣传推介的家乡“红娘”。今年以来,通过提供线索、牵线搭桥,参与从中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在京知名院校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6名。二是为家乡建设“加油助力”。依托安丘市“党建引领、乡村赋能”工程,在市流动党员党委设立“党建引领、乡村赋能”体验店,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组织安丘51名在京人员作为乡村赋能“代言人”,积极推介家乡产品,目前已实现销售额50万元。三是为北京发展“增光添彩”。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五事争先”行动,成立志愿队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安丘到京人员信息登记,组织108名在京流动党员为武汉捐款2万元;先后发掘宣传抗疫典型6个。积极参与全国“两会”期间维稳工作,积极在维护首都和谐稳定中发挥作用。通过引导在京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建设、助力北京发展,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中共安丘市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