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邑市聚焦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大力推进过硬党支部建设,着力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抓牢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功能。以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为重点,紧紧围绕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着力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结合实际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大力加强支部班子建设,为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夯实组织基础。一是扩大覆盖范围。以扩大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为着力点,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对于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注重加强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开展“两新”组织“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对全市6400多家“两新”组织进行“拉网式”走访调研,并每月与行政审批、民政等登记注册部门对接,及时掌握“两新”组织新增、注销、变更情况,对其中规模较大、注册资金较高的安排实地走访,及时纳入台账管理。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多种形式,在全市796家纳入台账管理的“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419个,党组织覆盖率达90.8%。二是优化支部设置。结合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设置及运行情况排查整改工作,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情况开展全面“体检”,加大对党员超过50人以上或不足3人的党支部排查整改力度,采取“上提下分”方式,将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并在城市基层依托治理网格设立286个网格党支部,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使组织架构更加合理,职责范围更加清晰,工作任务更加明确。三是建强支部班子。进一步规范党支部书记选任条件,明确不同领域党支部书记选拔渠道,突出政治标准,拓宽选人视野,确保政治素质好、工作本领强。在农村,实施支部书记专业化管理,制定备案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任职资格市镇联审和履职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制度,集中1个月时间开展支部书记胜任力分析研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支部书记2名,谈话提醒65名。统筹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纪律作风硬、群众满意度高的72名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两新”组织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成立第一书记姜在盛工作室,推广姜在盛工作法。
抓严组织生活,强化制度落实。坚持将“三会一课”制度作为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的首要内容,结合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抓严抓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落实,着力解决组织生活不经常不严肃等问题。一是抓实“三会一课”。出台《镇街区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市直机关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将“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列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考核评议重要内容。结合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各级党组织书记紧密结合调研成果,为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530余场次,高质量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及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组织开展“我来讲党课”活动。二是抓好主题党日。坚持把支部主题党日作为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激发党员参与热情。在“两新”组织党组织,按照“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要求,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主题活动,指导开展各类主题活动900余场次,参与党员职工1.8万余人次,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在全市,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进行专门安排,对开展专题学习、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组织现场教育等作出明确要求。三是刚性落实制度。每月通过“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对各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了解和督促指导,并对有关情况进行通报。结合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抽调40名工作人员,成立20个省委巡视反馈整改督导组到市直部门单位及各镇街区,对党内政治生活落实等情况开展常态化督查,压实单位党委(党组)主体责任,防止组织生活流于形式、走过场。
抓实载体支撑,强化作用发挥。将载体建设作为推进党支部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效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大力推行“三化”融合模式。探索推广党员管理项目化、群众管理网格化、各类组织管理功能化“三化”融合模式,调动1.7万余名农村党员,3000多个组织参与村级事务,有效发挥了党支部主体作用,把党员、群众、各类组织三大主体集聚起来,推动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相关做法成功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另一方面,创新发展积分制管理。在农村,不断深化党员管理“亮评促”机制并将党员积分制管理融入其中,从参加学习培训、带头遵纪守法、联系服务群众、弘扬新风正气等方面入手,通过日常加减分、民主评议分、贡献加分和一贯表现,将党员评定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基本合格党员和不合格党员,并实行党员星级评价,建立起定性与定量、奖励与惩戒相结合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强化积分结果运用,对评定的优秀党员大力表彰宣传,并作为评先树优和“两代表一委员”的优先对象。对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运用好问题党员约谈制度和帮教党支部的作用,通过专题培训、谈心谈话、专门帮教等措施进行重点教育管理和转化提升。在中小学校,结合各校实际,探索以积分制管理构建党员教师队伍管理新模式。昌邑市外国语学校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基础,探索实施党员“争分”管理,明确党员争分项目标准,结合支部生活日,每月一打分,每季度一小结,每年度一表彰,强化结果运用,有效激发党员教师队伍活力,推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昌邑市文山小学坚持党员“自评申报”和“支委会和党员大会评审”相结合,落实“积分居尾党员约谈制”和“党员积分应用制”,给“落后党员”压担子,让优秀党员有干劲。在机关,推行以“两亮三评两争”(亮身份、亮承诺;党员自评、党小组初评、党支部考评;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争创优秀党小组)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积分制管理,提升了作风建设水平,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抓紧重点领域,强化支持保障。紧盯重点领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强保障。一是补齐工作短板。坚持精准摸排、精准施策,在各领域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对全市690个村开展“地毯式排查、综合式会诊”,精准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9个,坚持问题导向、群众导向、实效导向,抓住关键人,扭住关键事,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清理整顿行动。建立每月调度、定期复核、现场推进、通报约谈“四项制度”,系统推进整顿工作。严格落实整顿“五个一”措施,市委书记带头,14名包靠市领导全部到村实地调研,组织镇街干部、第一书记逐村跟进整顿转化情况,目前,全市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整顿完成13个,提交验收申请3个。二是注重示范引领。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打造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在全市开展党支部星级创评活动,分层分批分领域创建81个党建示范点,评出139个五星党支部,对24个二星党支部进行集中整顿。在全市机关,开展“优质服务项目”创评活动,探索推广市交通局党支部“融嵌提升”带项目工作法,成方连片打造市公安局、税务局、检察院3个示范点。三是加大投入保障。将2020年确定为“基层党建投入年”,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村党组织书记和其他主要村干部的岗位及绩效报酬将全部由市财政解决,仅此一项,市财政较往年多支出2282万元。成立“支部书记顾问团”,定期到村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发展难题50余个,与江苏乐仁乐助机构开展社区领头雁线上培训,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青岛平度等地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创新思路,落地发展项目38个。组织市直机关党务干部赴临沂、淄博等地开展对标学访,推动形成一机关一特色一品牌。(中共昌邑市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