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能人

红船引领新航向 党旗辉映大运河

时间: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高楼乡渭河村座落于微山湖腹地,全村320户,1352人,共有党员48名,湖田1150亩,养殖水面11200亩,水上运输吨位20万吨,是一个集运输、养殖、旅游多业并举的村。

  近年来,渭河村“两委”班子围绕“抓党建促发展”这一中心,努力在管好、管活、服务上下功夫,有力地发挥了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在2004年、2008年,两次被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抓规范、强根本,大湖深处党旗红

  村党支部一班人面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健全完善了一套富有湖区特色的工作运行机制。开展了“一抓三创”党性实践活动。“一抓”即抓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三创”即创建一支人员广泛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创建一支科技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村级干部队伍。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村党支部议事、党员发展票决等制度,村级重大事务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民主决策、阳光运行,有力加强了村党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设。健全完善了村综治、团委、妇联、调解等7个工作机构,这些组织机构的人员中党员占80%左右。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在全村48名党员中深入开展“五个好”党员争创、设岗定责活动,引导农村党员不仅要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还要成为经济上的发展能手。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的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定期观看远程教育科技片,普及科技知识,培养了一支党性强、有文化、综合素质高的村党员干部队伍。

  开红船、擎红旗,流动党员织红网

  根据村从事湖上运输党员数量较多的实际,村党支部按照管到位、服务好的要求,创新了流动党员“三建四联五帮”模式,实行流动党员“每人一证、每人一卡、每季一访、每年一评”的“四个一”管理模式,构筑“水上红线工程”,规定“五·一”、“七·一”、“十·一”、“元旦”为流动党员的回归日,流动党员回来参加村党支部集体活动。发挥外出流动党员信息灵、交际广的优势,为家乡建设 “拉红线、当红娘”,积极献言献策,累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397条,合理化建议566条。村流动党员史友好、王林柱投资30多万元,开发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项目,经过大户带动,资金投建,该村目前已有9名流动党员回乡投资开发旅游建设,投资金额累计达201万元,形成了独具微山湖特色的水上一条街。为提升服务流动党员水平,经报上级党委同意,村党支部率先在船队上成立了2个流动党小组,负责及时传达党组织的指示,随时记录流动党员表现,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台账。先后在江苏省盐城及山东省东营、潍坊等地设立流动党员党小组,并在运输船队上设立流动党员活动室,解决了部分流动党员经营在外,村里管不着,驻地无人管的状况,让流动党员身处外地同样感觉到“家”的温暖,在千里运河之上实现了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船行千里不迷航。同时,按照“组织一体设置、工作一体谋划、制度一体完善、活动一体开展”的原则,2012年,渭河村投资140万,新建设了湖上党群服务中心,把党员活动室、代表活动室、为民服务代办、文体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整合在一起,为湖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咨询、帮困、教育、培训和娱乐等服务,成为基层党群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平台。村党支部还建立了流动党员QQ群,通过视频聊天,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学习情况,让他们为家乡发展出谋献策,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发展航运业。

  领致富、奔小康,集体经济节节高

  村党支部一班子围绕引领群众发家致富、壮大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按照“靠水吃水,做大、做强水文章,向大湖讨个说法”的发展定位,想办法、谋思路,通过支部带动,资金扶持,党员示范带动,实现了全村集体经济科学发展。外出学习引进河蟹鳜鱼套养新技术,2015年全村养蟹面积已发展到8000余亩,打造了闻名全国的“八条腿”河蟹品牌,年收入过亿元。大力发展水上运输业,打造江北“渭河水上列车”,实现年收入1800余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成为全乡航运业的顶梁柱。充分挖掘和发挥湖区特有的生态、民俗、风俗文化内涵,打造生态、民俗、休闲旅游业,建设“微山湖渔家水街”景点项目,注册成立了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建设湖内游乐场景12处、垂钓点18处、渔家生态旅游点4处,改造高标准住家船20条,投资80万元建设了集餐饮、食宿、娱乐为一体的三层旅游度假船,仅旅游一项当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也填补了微山湖民俗生态旅游的空白,渭河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先富带后富,共同致富才是最终的发展目标。村“两委”干部积极开展和群众“结对子”活动,每人帮扶5名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每名党员在养殖业、运输业、旅游业中选一个产业为群众带头示范,带动群众选定奔富路。


原文链接:http://www.dtdjzx.gov.cn/staticPage/jcdzzjsw/villtypical/20170614/2376970.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