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资讯

共产党人的一面明镜

时间: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1.历史的坐标系,往往是由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串联构建起来的。99年前开天辟地,嘉兴红船,七一建党;93年前惊天动地,南昌城头,八一建军;71年前翻天覆地,天安门上,十一建国。

  七一,八一,十一。三个日子的先后顺序,看似偶然,却昭示历史必然:没有党,就没有人民军队;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新中国。

  2.用枪炮把这沉重的黑夜赶走!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寂静夜空中响起的尖锐枪声,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一声枪响,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

  枪声砰砰,炮声隆隆,火光闪闪。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3.这是人民的子弟, 这是人民的武装,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向前、向前、向前!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人民子弟兵的队伍向太阳。

  ——战争时期,共和国将士为人民打江山戎马倥偬、九死一生。他们的卓著功勋和传奇经历动人心弦,震天撼地。

  ——和平时期,面对地位和荣誉,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帅表现出来的人格和品格,一样卓然而立,楷模万众。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同日,国务院举行授予将官军衔的典礼。周恩来总理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肖劲光、谭政、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各大军区也先后举行了授衔典礼。10月1日开始,全军正式实行军衔制。新华社发

   

  4.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率先举行了“授予将官军衔典礼”,随后又在怀仁堂举行盛大“授予元帅军衔及有功人员勋章典礼”。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授衔典礼。怀仁堂和紫光阁显得分外光彩夺目,十分隆重气派。这一天,永载党史、军史和共和国的历史。

  从元帅到将军,从将军到士兵,相继被授予军衔,佩戴勋章。从此,英雄本色,竞相绽放;英雄精神,薪火相传。

  5.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在此之前,有不少赴汤蹈火、南征北战的授衔将帅得到消息后,请求降衔。

  时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的罗荣桓,是解放军唯一的“政治元帅”。当时,他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元帅军衔时,立即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讲了不少原因,摆了许多道理,说明自己比其他几位拟授元帅军衔的同志参加革命较晚,对革命贡献不大,恳切“申请”不要授予他“这样高的军衔”。

  徐向前也给毛主席写信说:革命既然已经成功,当不当元帅无所谓。以后他不止一次说过:许多同志牺牲了,如果他们还活着,元帅、将军应该是他们!

  叶剑英则直接请求只要大将军衔。他在元帅拟定名单相关报告上写道:我诚恳请求,我最多摆在大将的军衔上。这是历史的定评。

  6.在新中国首次评衔过程中,各个级别都有发扬风格,主动申请降衔和让衔者。将军们所表现出的“荣誉归功于组织,功劳归功于牺牲的战友”的谦逊大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其实最早,中央和毛主席也是要授予他元帅衔的。毛主席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

  周恩来总理告诉主席: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毛主席听后感概万千:难得粟裕,竟三次辞让。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辞了元帅,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嘛!

  总理紧接着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主席补充道:而且是第一大将。

  叶剑英元帅抚掌赞曰:百战之老将,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不简单哪!

  正式授衔时,周恩来把授予大将军衔的命令第一个授予粟裕。因为元帅授予仪式安排在稍后进行,所以粟裕虽然没有被评为元帅,但他不仅是共和国第一大将,位列所有将官之首,而且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授予军衔的军人。

  7.十位大将中唯一没能出席授衔典礼的是徐海东,他当时正在大连养病。得知自己被提名大将军衔后,向周恩来提出:我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听说中央准备授我大将军衔,感到有愧。我请求将我的军衔降低一些。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诚。毛主席多次说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为此,周恩来郑重告诉他:考虑到你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正合适。 

  8.评衔时,许光达是十大将中最年轻的一个。毛主席亲自提议说:许光达应授大将衔。然而,在庆祝建军28周年的宴会上,当许光达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十分不安。几经思考,于9月10日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一封《降衔申请》。说,高兴之余,惶惶难安。不要说同大将们相比,就是与一些资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商请降衔,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予我上将军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9.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也是评衔负责人之一的徐立清,完全符合授予上将的条件。但他想来想去,在考虑成熟后,给总干部部长罗荣桓写了一个报告,说自己主管评衔,要求低授军衔。后来他看到授予上将的人员名单中仍有自己的名字时,就毫不犹豫地划掉。

  罗荣桓知道后,用带有批评语气的口吻说,这是中央军委定的,你的名字怎么能随便划了呢?随即将他的名字又加到上将名单之中。

  徐立清再次给中央军委和罗荣桓写信,后又给毛主席、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连续写了几封信,一再阐明自己低授的理由、态度和决心。

  为此,彭德怀曾三次找徐立清谈话。最后周总理亲自出面,本来是想说服徐立清,没想到却被徐的人格和精神折服,同意授予徐立清中将军衔。

  10.皮定均按资历原报的少将衔,也是毛主席钦点的中将军衔。毛主席说:皮有功,少晋中;一说是:定均有功,由少进中。但将军得知授予他中将军衔时,也屡次“申请”,请降军衔。

  11.开国中将孙毅在1955年评衔前,亦致信毛主席:我只有从劳之苦而乏建树之功,在评衔时要宁低勿高,授我少将军衔足矣。

  12.伏尔泰说: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

  人格是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是精神和信念的升华。坚守人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别有一种魅力和震撼。

  13.毛主席亲点元帅次席,排名仅次于朱德的彭德怀,横刀立马,骁勇善战。一次外国朋友称他是百战百胜的将军,他脸腾地红了,连忙说,我是个普通的人,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

  陈毅元帅在万马军中、强敌面前,从来脸不变色,处之泰然。但一次观看话剧,听到“陈毅元帅有大将风度”的台词,当即“脸烧得坐不住”。

  14.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粟裕、徐海东、许光达、徐立清、皮定均、孙毅,都是出生入死、功高天下、名扬四海的人,从他们申请降衔的文字话语和听到颂扬后的赧颜里,能让人读出八个大字:道高德重,人格在上。

  他们的降衔申请虽然大都没有得到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批准,还是分别被授予了元帅、大将和中将,但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品德、情操的高尚和伟大。

  15.当年,毛主席知道徐立清曾几次三番决意降衔后说:不简单哪,金钱、地位、名誉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品格,古来如此!刘少奇则称赞徐立清是“一名应该授予上将而没被授上将军衔的中将”。

  接到许光达的降衔申请后,毛主席感慨地对朱德、彭德怀、贺龙等军委领导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的明镜啊!……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闻之,赋诗赞曰:句句腾正气,字字发奇香,宜作军民范,永为邦国光。

  16.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在一切高尚的感情中,荣誉心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之一,是战争中使军队获得灵魂的真正的生命力。

  授予军衔,既是对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革命生涯的肯定与奖赏,又是一块试金石,见证着共产党人在功名利禄面前的格局与担当。

  17.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本也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如果不择手段,追名逐利,就背离初衷、本末倒置了。

  那些心存官念的人,那些把自己的职务和升迁看得很重的人,那些为一己私利、一介浮名弄得心神不安的人,面对共产党人的这面明镜,当有羞愧之色。

  18.邓小平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

  我们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张富清穿上老式军装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19.无数共产党人如同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粟裕、徐海东、许光达、徐立清、皮定均、孙毅一样,有功不居,大名不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无意功名利禄,不屑屈节随俗,躬身为党为国为民,用自己的行动回答并实践着共产党人的这一宗旨,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党性本色和高风亮节。

  20.宠辱不惊,静观花开花落;得失无意,漫随云卷云舒。

  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激荡,乃生长虹。元帅、将军们的虚怀若谷、坦荡磊落,是在胜利和苦难中提纯的信仰,是在奋斗与牺牲中砥砺的精神。

  21.人格在上,精神永恒。这种人格、信仰和精神,无疑比金石还要坚硬,比枪炮更有力量。

  这种人格、信仰和精神,早已大大超越辞衔让衔其人其事本身的意义,而有了一种特别的冲击力和辐射力。

  党史如镜,传统如河。这面高悬的共产党人明镜所昭示出来的人格力量、人格光芒、人格精神,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强大,并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561853.aspx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