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份,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第二届农特产品交易大会——阿交会在州府西昌市拉开帷幕。高山腊肉、生态鸡、高海拔中药材等优质的农特产品,让许多市民纷纷驻足,争先恐后购买村里的生态农产品。
阿吼村是一个贫困村,全村上下946人,贫困人口312人,平均海拔2700米,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当地村民一度处于“土豆填肚子、养鸡换盐巴”的“低温饱”状态。改变,是从一个叫小兵的人来到村里后悄悄发生的。
村里来了个“小兵”书记
2016年3月,王小兵被组织选派到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开始,在村民眼里,这个叫小兵的第一书记不过就是个小干部,在村干部眼里也不过就是他们之中的普通一员,并没有把他当回事。
为了熟悉村情,也让村里的群众尽快认识他、熟悉他、支持他,王小兵从来到村里的第一天开始,就伴着朝阳而出,踏着日落而归,独自行走在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山头沟壑。
贫困户吉觉阿牛木,丈夫四年前去世,一个人拉扯着3个孩子艰难度日。因拿不出学费,阿牛木的大儿子面临失学,一家人只能围坐在火塘边默默地流泪。
在得知情况后,王小兵赶到阿牛木家中,将提前准备好的2000元钱放在了阿牛木手里,说:“先让孩子去上学,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来解决。”阿牛木颤巍巍地接过钱,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阿牛木一家被村里列为重点帮扶对象。除了给她送去生产生活资料,还安排她在产业基地务工。王小兵还帮助阿牛木争取到了公益性岗位。现在,阿牛木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卡沙沙,卡沙沙。”阿牛木每次见到王小兵都向他表示感谢,阿牛木的小女儿更是会开心的叫王小兵“舅舅”。
慢慢的,王小兵成了村民熟悉的村里人,他们觉得这个“小兵”很可亲。王小兵也说:“能够被村民们当亲人,是我三年来最大的安慰。”
把百合种成“致富花”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通过深入摸排和走访了解,王小兵逐渐有了“打造村支柱产业,围绕支柱产业打造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构建村产业体系”的初步想法。
思路有了,如何推进落实,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阿吼村贫困群众思想固化、观念落后,要让他们跟着干不是件容易事。为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王小兵和村“两委”经过考察,决定种植川贝母、百合、青刺果等中药材,这一想法遭到了大部分村民的反对和质疑,“祖祖辈辈都是种土豆、荞麦的,怎么种上了中药材?这些东西名字都没有听过,能种的活吗?”怀疑的声音不绝于耳。
王小兵带着村“两委”干部一趟一趟、挨家挨户耐心宣传讲解。当他第七次来到村民曲木阿各莫家时,这个村里反对声音最大的女人终于被王小兵的工作打动了。一个村民松口了,其他村民也陆陆续续答应试着种植中药材。
如今,以百合、川贝母为主要支撑产业的279亩国家电网扶贫示范产业园,就建在了昔日贫瘠落后的阿吼村,有力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阿吼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2016年的1500元增长到2018年的7180元。到2019年的时候,阿吼村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979元。
这几年下来,王小兵带领大家勤劳致富,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村里群众认为这个“小兵”值得大家信赖。
“小兵”成了主心骨
今年春节,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在大凉山深处的阿吼村,王小兵牺牲陪伴家人的美好时光,带领全村群众抗击疫情,抓紧复工复产。
“我们对前来务工的村民全部进行了体温测量,并要求大家保持距离,有序进行耕种。”在国家电网扶贫示范产业园,王小兵对前来务工的村民进行测温,逐一登记,确保村民务工安全。同时,还在进村入口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对过往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测温登记,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村庄。组织成立了阿吼村疫情防控党员服务队,逐户排查外地返乡务工人员隔离情况,定时通过“阿吼之声”广播站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一定要把耽搁的春耕时间抢回来。”王小兵说,眼下正是百合耕种的关键时节,一刻也不能耽误。
“大家注意,百合种植前必须浸泡消毒,要把土壤深翻、疏松,开好排水沟……”带着800多斤种子,王小兵一大早就在种植基地组织村民播种。由于村民们种植百合经验不多,百合种植技术人员一边手把手教大家覆盖农膜的方法,一边给大家讲解种植百合的深度、宽度,教会大家使用消毒剂给种球灭菌消毒,确保种下的每一颗百合都能开花结果。
转眼夏天不期而遇。望着满山遍野的百合花,这个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小兵,做了自己应该做的简单小事。”
而在村民的眼里,阿吼村今天充满希望的农村新面貌,凝聚了王小兵无数日日夜夜的辛劳和付出。这个普通“小兵”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本事真是一点也不简单。
上一篇:王勇:华山脚下写芳华
下一篇:程维海:村民离不开的好书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