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关注

农作物重大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时间:2020-09-08 作者:佚名 来源: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一、疫情防控策略 

  按照“强化普查监测、严格检疫监管、科学快速防控”原则,综合行政手段和技术措施,做到重大农业植物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不扩散、不蔓延”。 

  二、检疫监管措施 

  牢固树立重大疫情防控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明确属地管理责任,按照植物检疫规程、检疫程序做好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做到应检必检,并严格落实检疫监管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要加强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疫情防控知识以及防控技术宣传与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植物检疫意识,推动植物检疫工作开展。 

  1.强化产地检疫监管。植物检疫部门要以种子苗木产地检疫为抓手,按照产地检疫规程,规范开展产地检疫。加强对繁(育)种生产、试验基地的防控指导,并要对繁(育)种田、国外引种种植田和南繁作物入境种植田全面进行田间检疫监管,在作物生育期间,监测调查至少3次。 

  2.严把调运检疫监管关。严格规范做好调运检疫,禁止疫情发生区域内寄主植物及相关产品调出,对运输工具、农机具、包装物等出入要实施严格检查。在每年的种苗销售旺季,大力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种苗检疫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调运种苗行为,坚决杜绝未经检疫种苗的销售使用。 

  三、主要疫情防控技术措施 

  1.马铃薯甲虫防控。科学合理设置监测点,做到辖区内马铃薯田监测全覆盖。在边境重点村屯、交通要道、公路服务区、物流集散地等风险较大的地区设置诱集区,种植晚熟抗病马铃薯品种。6月10日开始,进行反复多次拉网式调查,持续至9月20日。7月下旬以前发现的疫点,要保留寄主作物植株,实行人工捕杀后,对疫点及周边危险田块喷施氯虫苯甲酰胺或啶虫脒进行封锁,同时安排专人密切跟踪监测。8月份后发现的疫点,采取人工捕灭、施药封锁后,将田内寄主植株彻底拔除,就地集中焚烧或覆膜堆垛闷杀。最后对疫点地块进行严格的地膜(8毫米左右)覆盖处置,覆膜应持续至翌年春耕,也可以在11月底上冻前撤掉地膜进行土壤深翻。第二年春季,在曾经发生疫情地块及周边,继续安排种植马铃薯作物,避免漏网的马铃薯甲虫成虫醒蛰出土后,因缺乏食源而主动迁飞扩散。 

  2.苹果蠹蛾防控。4月20日~9月20日,在苹果蠹蛾寄主果树种植园,悬挂诱捕器,监测并诱杀苹果蠹蛾。布设要求:平均每亩果树设置1个诱捕器,安置于树干阴面距地面高度1.5米处,及时更换诱芯和粘虫板。5月中旬~6月上旬,每天检查诱捕情况;其余时间段,每周查看诱捕情况。对上年确认发生疫情及本年新发生苹果蠹蛾疫情的果园,要加密设置诱捕器,每亩可设置3个~5个,增强扑杀效果。7月上旬开始,对发生疫情果园内的果树,采用树干束物、树干涂胶、刮树皮及秋冬季节清洁田园等综合措施灭杀老熟幼虫。           

  3.大豆疫霉病防控。在大豆苗期、开花期和结荚期,组织人力进行田间踏查,重点查看大豆疫霉病发生区及周边危险区、制种田和大豆生产基地及国外引进大豆种子种植区域,特别是低洼易涝地块。对于重点发病区和严重发病区要实行三年以上的合理轮作。曾经发生地区和危险区,使用含有咯菌腈成分的种衣剂包衣,杜绝白籽下地。田间监测发现病株后,及时喷洒霜脲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控。 

  4.稻水象甲防控。根据水稻移栽缓苗阶段易发现虫情的特点,于移栽后1周~2周全面调查辖区内所有水田,特别是水系、公路旁的稻田,确保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发生情况。上年疫情发生区,优先采用“苗床施药、带药下田”的轻简化防控技术,于插秧前3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每平方米苗床1毫升~1.5毫升,对水喷雾,可兼防潜叶蝇;对当年发现疫情的本田,要以疫点地块为基点,对周边可能扩散的危险区域及时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或哒螨灵喷雾防治。 

  5.瓜类果斑病防控。以瓜类种苗繁育基地、疫情曾发区及周边危险区、境外瓜类引种种植区为重点,在西瓜及甜瓜全生育期,特别是苗期和果实成熟期两个阶段,开展普查监测。上一年疫情发生县份,应对县域内全部西甜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使用3%噻霉酮1000倍浸种1小时,或2%盐酸浸种20分钟,或0.3%~0.5%次氯酸钠浸种15分钟,清水冲洗后催芽或播种。对普查后确认发生疫情的,要分类施策开展防控:一是对发病较轻的商品田及周边危险区,可用噻霉酮、中生菌素、春雷王铜、王铜?甲霜灵、氢氧化铜等药剂施药防治(因西瓜、甜瓜幼果对铜制剂敏感,应注意控制使用浓度)。二是对发生疫情的制种田及严重发病的商品田,要铲除全田植株及果实,运至远离农田处,挖1米以上深坑,撒生石灰后掩埋。三是对商品田内发病但尚有经济价值的瓜,监督就地销售,不准外运。四是对接触染疫果品及病株的运输工具、农具等喷施40%甲醛50倍液或75%酒精进行消杀处理。 

  6.水稻白叶枯病防控。在水稻孕穗期至8月底,重点对繁育(种)基地开展监测调查,同时兼顾重点地域的常规生产田。对于发生较轻、范围小的,采取拔除发病植株、就地焚毁,对病株中心的周边水田优先使用生物药剂中生菌素田间喷雾防治,也可使用氢氧化铜、噻菌铜等药剂。对于发生重、范围大的,一要就地焚毁染疫植株,强制进行水改旱至少3年。二要稻谷就地脱壳转商,其他副产品就地焚毁。三要稻谷不能作为种子销售。四要加强水源控制,防止病菌污染水进入其它水田地块。 

  7.其他植物疫情。各地要加强对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马铃薯粉痂病等检疫性病害的防控。同时做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马铃薯帚顶病及甜菜孢囊线虫等我省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普查,一旦发现疑似疫情,按照程序及时上报和处置,坚决控制疫情扩散蔓延。 

  四、防控记录及存档 

  收集、记录、整理重大植物疫情发生与防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和资料,建立专门档案,妥善保存。主要信息和资料包括:疫情发生时间、地点、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疫情来源分析,采取的防控措施、防控时期、防控效果等。同时,根据需要,经彻底灭活后,可以制作少量检疫性有害生物标本。 

  (来源:省植保站)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kj/xcpxjs/202006/t20200609_801153.htm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