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关注

万盛消费扶贫让猕猴桃“插上翅膀”、贫困户摘掉“穷帽子”

时间:2020-09-08 作者:佚名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新华网重庆9月6日电(刘磊)9月,一场秋雨让重庆万盛又添了一分凉爽,但黑山谷黑山镇北门村村民郑体祥心头却依然火热。望着屋头后山鸭蛋大小、毛茸茸的猕猴桃挂满枝头,郑体祥心头的喜悦攀上眉梢:“今年又是一个丰年哟!”

  郑体祥所在的北门村群山环抱,深藏在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黑山谷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达97%,这里是天然氧吧,也是适宜猕猴桃生长的地方。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黑山谷猕猴桃就已经开始种植了。凭借个大饱满、肉质细腻多汁的优势,黑山谷猕猴桃在2011年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猕猴桃的甜蜜如今也是郑体祥生活的味道。

  今年50多岁的郑体祥原先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他和妻子务农、打零工获得,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过得下去。然而,六七年前,母亲身患重病,大儿子考上了大学,医疗费和学费这两笔不小的开支却突然掏空了家中的积蓄。2014年2月,郑体祥被评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时候日子过得很艰难,除了没钱,对未来也是一筹莫展。”回忆往事,郑体祥感慨万分。

  难道“穷帽子”要一直戴下去?郑体祥不甘心。

  北门村海拔1000米以上,阳光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猕猴桃,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有猕猴桃。考虑再三,郑体祥决定“靠山吃山”,大规模种植猕猴桃。

  几年时间,郑体祥猕猴桃的种植规模已经由1亩扩展到了6亩。

  大山给予了当地种植猕猴桃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也一度让黑山谷猕猴桃“养在深闺”。

  郑体祥深有感触:“猕猴桃在这里种了几十年,但以前要卖出去不容易。”山路道阻且长,成了村民们一块心病。

  然而,这两年却不一样了。用郑体祥的话说,“猕猴桃长了翅膀哩!”

  最近几年,原本靠卖煤矿卖得“扬煤吐气”的黑山谷,走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从“卖石头”转为“卖风景”,凭借“生态颜值”,摇身一变成为全国闻名的“网红”景区。

  旅游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当地民宿、观光业的发展,络绎不绝的游客也让周边包括猕猴桃在内的农产品销量大涨。

  尝到消费扶贫的甜头,万盛决定在此方向上继续拓展。

  6日一早,小雨淅沥,披上雨衣郑体祥就出了门,等一批客人上门采摘猕猴桃。

  这批客人是来自重庆各地的自驾游客。9月5日,万盛经开区消费扶贫月暨黑山谷猕猴桃采摘丰收节举行,吸引了重庆25家自驾俱乐部和车友会的200台私家车以及4台大巴车,共计约800名游客前来采摘猕猴桃。这也是今年重庆市消费扶贫月的首场活动。

  站在猕猴桃园里招呼几十位客人采摘猕猴桃,郑体祥虽然身体累,但心里却美滋滋的:每斤猕猴桃十元左右,一天收入就有好几千!

  不只是发展农产品采摘,北门村还搭上电商快车。

  早前,郑体祥家的猕猴桃已经采摘了一部分,然后由电商工作人员集中收购、冷链储存、统一筛选包装,再通过电商平台线上销售,物流快递公司将猕猴桃送到消费者手里。

  郑体祥算了一笔账:今年6亩猕猴桃售罄在即,又能收入近5万元。凭借种植猕猴桃,在万盛,越来越多“郑体祥们”摘掉了头顶的“穷帽子”。

  消费扶贫一端连接着贫困户,一端连接着消费者,是做好产业扶贫“下半篇文章”的迫切需要。采摘节上,黑山镇还与重庆大德公益基金会还与就消费扶贫签订相关协议。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5年合作,为贫困户破除阻碍乡村农特产品上行的传统路径,拓宽农产品商户销售渠道,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重庆市扶贫办副主任莫杰表示:“这次消费扶贫活动直接惠及100多户种植或关联的贫困户,通过活动的开展,对他们的猕猴桃销售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黑山镇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5850亩,产量3000吨。包括住宿、旅游、餐饮和猕猴桃销售在内,黑山谷猕猴桃采摘丰收节共计拉动消费约30万元。

  事实上,黑山谷猕猴桃采摘丰收节的举办只是近年来万盛推动消费扶贫的一个缩影。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应良介绍,今年以来,万盛通过举办消费扶贫公益展会、书记直播带货、区长“双晒”等活动,销售扶贫农产品1200余万元,80个扶贫产品产销两旺。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009/t20200907_7855209.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