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涉农资讯

龙陵镇安:集体经济"结"出致富果

时间:2020-07-13 作者:郁云江 贺彬 来源: 保山日报

 夏秋之交,走进绿意葱茏龙陵县镇安镇,百业兴旺,丰收在望。

“集体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和农民走共同致富的物质保障。”近年来,龙陵县镇安镇围绕“因地制宜、盘活资源、产业带动、抱团发展”思路,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促发展的有力抓手来落实,从激活“造血”功能和提升“输血”质量上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

过去,镇南社区集体经济薄弱。“我们社区以前仅靠财政拨付的几万元经费度日,‘无钱办事、不敢办事’的现象突出,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也不高。”镇南社区主任赵正德说。近年来,该社区以烤烟、养羊专业合作社为源头活水,采取入(合)股经营提成的方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仅2019年社区就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多万元。

“ 现在不仅百姓腰包鼓了,村集体也有钱了,为百姓解决点小困难也不用愁了。”市委老干局驻镇南社区第一书记黄治碧接过话茬。据了解,2019年社区为贫困群众解决房屋修缮费、保洁管理费及烟水沟渠维修费等13.5万元。“前年我家翻修房子和庭院硬化时,村里还支持了我两万多块钱。现在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了,真的要感谢共产党的政策好啊!”镇南社区何下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明塘带着感恩的心情说。

八〇八社区是全镇的重点贫困村之一。“有资源有土地、集体经济弱、群众致富无门”曾经一度是社区党总支的一块“心病”。八Ο八社区2016年引进了龙陵县丰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党总支+公司+基地+农户”联结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公司以发展纹党参、紫党参、金银花等中草药产业为主。“我们以公司为龙头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一个产业有四份收入’,让村里的发展有了新劲头。”社区党总支书记石洪昌说。“四份收入”,即一是丰农公司仅2019年就实现产值170多万元;二是社区4年来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4.8万元;三是全社区380户租地农户每年可获得租金35万元(含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农民变成“股民”;四是全社区380多人到丰农公司做零工,仅2019年人均收入就增加2300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多人。

地处全镇中心位置的镇安社区发挥区位优势,2017年依托龙陵县洁安公共服务管理合作社流转(租赁)土地33亩,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全县最大农村集贸市场,配套有摊位商铺74个、摊位(含室内370个)1770个和停车位120个,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党员+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位一体的运作模式。2019年实现收入达120万元,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我们洁安服务合作社设有固定管理人员22人,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地务工26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到10%以上。”镇安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达茂说,这样的运作模式“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既破解了镇安集镇“脏、乱、差、堵”的多年顽疾,又有利于改善集镇面貌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更有利于加强基层党建、巩固脱贫成果和壮大集体经济。

为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在镇党委的大力帮助下,镇安社区按照“先富带后富、抱团发展、异地入股”办法,整合了大坝、邦迈、芒告等5个村(社区)资金120万元,新建了占地3400平方米的众翊综合市场,配套有仓库11间、商铺16格。按出资额比例分红,5个村每年又可增加4万到10万元不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前村集体钱不多,想帮群众解决点修沟修路钱都困难,现在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社区党总支的引领力、号召力强了,村干部干事的底气也足了。”镇安社区主任张玉龙信心满满地说。

镇安镇积极探索推行资源优势型、土地流转型、固定资产投资型、入股分红型、集体资产出租型五种集体经济类型发展模式,实现了村级协调有集体金、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四桶金”,产生了“1+1>2”效果。目前全镇累计流转土地3450亩,实现土地流转收入345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75户,年户均增收1650元。

“我们盘活资源优势,因地施策,以商贸业、种养业为龙头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镇实现了‘村村有收入、集体有活钱’,极大地巩固了脱贫成果和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镇安镇镇长李超信心十足。目前全镇1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有3个。201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82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84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