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六稳”“六保”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一、多措并举稳定粮食生产。一是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确保粮食稳产保供。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州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农业防旱抗旱稳生产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工作措施,县乡各级政府切实扛起“米袋子”生产保供属地责任,全面开展春耕生产。同时,完善县(市)粮食供给兜底保障方案,把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县市、乡镇,具体到村、到组、到地块。上半年,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74万亩、同比增8.8%,产量4.08万吨、同比增13.96%。二是突出抗旱分类指导。研究制定并下发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抗旱指导方案,抽调农业专家组成3个抗旱保生产工作组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抗旱指导工作,投入抗旱人数7.98万人、打井1596 眼、建泵站59处、抗灾用油265吨、抗旱浇灌面积67万亩,投入资金5834万元。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立足“早部署、早动员、早防控”,加强草地贪夜蛾和蝗虫等病虫害防控,确保不发生大面积灾害。针对近期老挝风沙里省勐卖县发生的严重蝗虫灾害,成立由农业、林草、外办等部门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调查组,赴老挝开展调查工作,以准确掌握蝗虫发生发展动态,严防蝗虫迁入我州为害。上半年,全州草地贪夜蛾发生15.92万亩、防治22.72万亩,蝗虫累计发生662亩。四是认真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认真做好2019年度3.8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收尾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度11.61万亩农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预计年内可完成80%的工作量。扎实抓好粮食高产高效创建和农机、农技推广工作,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加强粮食高产关键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2020年勐海县勐海镇早稻产量达980余公斤/亩,前期受干旱、冰雹影响的稻田实施救灾措施后也取得了910公斤/亩的高产量。五是切实保障农资供应。以化肥、种子为监管重点,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对全州农资经营店进行拉网式检查,严查违规经营的行为,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上半年,共开展农业行政执法检查362次、实施行政处罚33起、罚款32.15万元。
二、做好“菜篮子”主要产品稳产保供。及时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重要农产品的产销情况进行实时调度,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对疫情期间冬早蔬菜运输环节进行补贴,随着交通运输、各大市场的逐渐恢复,蔬菜产品的运输、销售和价格也逐步回到正轨,蔬菜产品销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积极推动电商助农,州县政府均积极组织开展了领导直播带货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疫情期间全州通过电商销售各类农产品1万余吨。上半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21.67万亩,增长0.42%;产量22.12万吨,增长22.62%。
三、推动生猪产能逐渐恢复。压实工作责任,把保生猪生产稳定列入年度主要工作,组建恢复生猪生产工作专家组,加强对县市恢复生猪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将属地责任逐级落到县乡村组。落实好恢复生猪生产各项措施,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资金发放,在勐海县疫区开展了哨兵猪试验,目前,疫区已逐步恢复生猪养殖。积极协助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推荐了6家生猪养殖企业申报中央生猪规模化养殖建设项目、3家企业申请国家贷款贴息。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促进生猪产业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对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强的规模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对生猪养殖场(户)、散养户增养补栏给予一次性补助进行扶持补助,鼓励、引导生猪养殖场(户)踊跃增养补栏,稳定提升现有生猪产能,确保全州生猪供应量稳步增长。着力推进规模化养殖,上半年,全州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9家、改扩建10家,已完工1家。全州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79家、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11家、年出栏1万头或能繁母猪存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4家。截止6月30日,全州生猪存栏24.63万头,出栏13.7万头。
四、助推农业龙头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组织70余家农业企业召开服务三农企业座谈会和商业银行面向涉农企业的信贷产品推介会,现场解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金融信贷优惠政策。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申请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财政贴息资金1540.82万元,12家纳入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名单的农业企业先后获得贷款40882万元。目前,全州饲料企业、屠宰企业、农作物种子、肥料、农药经营店均已全部复工,农资储备能满足全州农业生产需求。纳入统计的85家农业龙头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复工率100%,已到岗7838人,人员复岗率89.2%,达产率70%,带动农户59719户(贫困农户5518户),带动农户增收72959万元(贫困农户增收2820万元),营业收入209446万元。
五、全力以赴抓实产业扶贫。把保民生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认真组织开展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和挂牌作战工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展订单生产、生产托管、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方式与贫困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完善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交叉互融,将小农户融入产业链,促进贫困群众多渠道增收。2020年,全州计划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4525.78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数量117个,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17452户69834人。截止6月30日,已下达产业扶贫资金19742.54万元、支出5927.19万元,全州共312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17429户69777人,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贫困户17452户69834人、覆盖率100%。
受新冠肺炎情和干旱影响,全州粮食生产、“菜篮子”稳产稳价压力加大,对农民增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下步工作中,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跟中央、省、州关于当前形势的最新判断和最新部署,按照本次专题调研工作要求,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实粮食生产、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六稳”“六保”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